柚子吧经验网为您提供专业的日常生活经验分享.

柚子吧经验网

为您提供专业的日常生活经验分享

项目经理分解WBS攻略

整理:jk200375 时间:2025-09-18 阅读:12

一个优秀项目经理的必备技能就是WBS分解。WBS分解也是IPMP国际项目经理认证必考的内容。但WBS就像股票中的“波浪理论”,千人千浪——每个人眼中都有自己的理解方式。下面华鼎维赢来教你分解WBS的正解步骤:

工具/原料

ICB4.0

操作方法

1

创建WBS:

1、定义:把项目可交付成果和项目工作分解成较小的、更易于管理的组成部分。

2、创建wbs的工具:分解

分解是把项目范围和可交付成果逐步划分为更小、更便于管理的组成部分的技术。

分解的程度取决于所需的控制程度,以实现对项目的高效管理。

WBS是项目范围的最准确定义,WBS组织并定义了项目的总范围。项目范围说明书是文字层的大框架定义,WBS是结构化的视图。

比方说这是个家庭装修项目的wbs。创建WBS是以可交付成果为对象,自上而下进行分解,越往下越详细。

不同的可交付成果可以分解到不同的层次。比如说厨房、洁具,他们是不同的可交付成果,分解的层次也不一样。

工作包是WBS最底层的工作,可对其进行成本和持续时间估算、管理。

水池、上水管、下水道、龙头阀门、过滤网,就是最底层的工作包,能够可靠的计算它们的时间和成本。

项目管理、外包都要包含进WBS中。项目管理产生的可交付成果要包含进wbs当中。

并且有些可交付成果没办法自行开发,需要找供应商外包,这些外包的也必须包含进来,而不能剔除。

WBS中的两个层级可交付成果:控制账户、规划包。

控制账户:是范围、时间、成本的综合管控点。每一个控制账户都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工作包,但是每一个工作包只能属于一个控制账户。控制账户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规划包。

比如说把厨房当作一个控制账户,pm就针对某个时间点监控他的进度和成本、范围的完成情况

规划包:层级在控制账户之下,工作内容已知,但详细的进度活动未知。规划包是指模糊的,不具体的,需要渐进明细。

如果一旦采用规划包,就需要使用滚动式规划。

100%原则:通过把WBS底层的所有工作逐层向上汇总,确保既没有遗漏的工作,也没有多余的工作,是WBS的核心特点。

3、创建WBS的输出:范围基准。

范围基准包含了:项目范围说明书、WBS、WBS词典。

范围基准是经过批准的范围说明书、WBS和相应的WBS词典,只有通过正式的变更控制程序才能进行变更,它被用作绩效比较的基础。

WBS词典:是针对每个WBS组件,详细描述可交付成果、活动和进度信息的文件。它对WBS提供支持。

它和WBS配套使用的,对wbs图进行补充,文字的描写,显示了WBS中每个工作包的详细信息。相当于是个名词解释的文档。

那么通俗来讲,WBS词典是干什么的呢?

WBS是个视图,光看图万一没看懂怎么办?出来了一个词典,对图来进行补充和解释。

比如一个WBS组件“水池”要做到什么程度?做多宽?多长?用什么材料?进展到哪一步了,这些在WBS词典里面进行了一个解释。

所以,范围基准里的范围说明书、WBS、WBS词典,三者缺一不可。

2

控制范围:

1、定义:监督项目和产品的范围,管理范围基准的变更。

确保做、且只做范围内的事!

如果范围真的有变化,需要变更,确保必须走正式的变更管理流程来变基准。

2、控制范围工具:数据分析(偏差分析、趋势分析)

1)偏差分析:把实际绩效与计划作对比,发现差异程度

2)趋势分析:看一段时间内的走势,分析未来会改善还是会恶化,含有预测的成分。

镀金、范围蔓延/范围潜变、渐进明细三者区别:

1)镀金:是项目人员为了“讨好”客户而“画蛇添足”做的项目活动。PMI觉得镀金的项目是失败的,反对镀金。

2)范围蔓延/范围潜变:没有得到控制的范围扩大、没有得到控制的变更,没有走变更管理流程。比如:客户和某个团队成员关系很好,他提出要加一个功能,这个成员直接就帮他加了。客户没正式提出变更请求,没走流程。团队成员私自帮他加了内容,这是范围蔓延。属于镀金的一种形式。

3)渐进明细是正常的,因为项目范围不可能在开始的时候就非常清晰,需要不断地细化、完善。

比如计划买双鞋,没有确定颜色、款式、价位,到商场后看到了好多双鞋,慢慢的对自己要买的鞋的颜色、款式、价位都有了明确的认识。这是渐进明细。渐进明细是正常的,逐步细化。而范围蔓延和镀金都是不正常的,PMI主义反对镀金、反对范围蔓延。

3

确认范围:

1、过程定义: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。

2、确认范围的输入:核实的可交付成果

是指已经完成,并被控制质量过程检查为正确的可交付成果。

控制质量关注可交付成果的正确性以及是否满足质量要求,通常由项目团队参与;确认范围关注可交付成果的验收,通常由客户或发起人参与。

一般来说,先做控制质量、后做确认范围。因为先是内部检验、再有外部验收。

控制质量得到核实的可交付成果,作为了确认范围的输入,经过确认范围的外部检查,得到了输出“验收的可交付成果”。验收的可交付成果又作为了结束项目或阶段的输入,这是项目收尾的必要条件。

3、确认范围的输出:验收的可交付成果

符合验收标准的可交付成果应该由客户或者发起人正式签字批准

4、确认范围的输出:变更请求

未通过验收的可交付成果需要提出变更,开展缺陷补救。

同类经验分享

站内热点

近期更新

版权所有 © 2025 柚子吧经验网 .All Rights Reserved
备案号:赣ICP备2024045721号-1